本文選自《姜文化》雜志。曲黎敏教授深入淺出的講解中藥名方,通俗易懂又深入人心,讓許多對中醫、中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我們,開始靈活運用中醫藥,為健康加分,為生活添彩,真正做到了樂活智慧、健康養生的生活境界。
曲黎敏,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著名中醫文化專家。
姜是我最愛談的一個話題,為什么呢?
現在講養生的人越來越多,實際大家在養生方面有一個誤區,老有人問:這個高那個高可吃哪種營養品最好呢?其實,最生態、最安全的營養品就是老百姓吃了幾千年的東西,一是糧食,再有就是蔥、姜、蒜。中國真正的好東西,無論從營養學還是治療學上來講,蔥、姜、蒜這三樣都是大寶貝。
現在,很多人的病都跟脾胃有關。蘋果的喬布斯才56歲就去世了。西醫給喬布斯的病命了很多病名,比如什么胰腺癌。其實,在中醫里,他的病就一條:中焦病。他的病不在心肺,而在肝、脾、胃,中醫里就是中焦病。思傷脾,脾主肌肉,脾敗肌肉必敗。喬布斯之死重在哪?優思。
現在很多人愛憂思。山東人也愛憂思。老是有為國操勞的那點精神。
怎么養脾胃?要好好用生姜。生姜走胃經,宜脾胃。西醫最近幾年也開始關注生姜,研究發現了生姜有抑制癌細胞的活性物質,可以降低癌的毒害作用,起到防癌的功效。
其中的原理西醫其實并沒有研究明白。真正的原理就是:生姜走胃經,益脾胃。如果脾胃強大了,人的免疫力就好,身體就好,就這么簡單。宜脾胃這一點特別重要,能治大多數人得的病。中國過去排在第一位的是心腦血管疾患,現在排在第一位的是抑郁癥。抑郁癥在初級和中級階段,統統都是脾胃病。我用生姜再配些別的藥物,治愈了好多抑郁病人。
生姜第二大功效是散風寒,第三大功效是解諸毒。現在人們吃的東西太多了,現在的食品是極度不安全,每天吃多少毒,吃了多少致癌物質,不知道的。什么能解決這個問題?姜。
姜可以解肉禽之毒。為什么呢?
越是野生的肉禽,越有一個特點,自保功能。中國人吃東西太可怕了,沒有不吃的,動物慢慢學會了自保,為了不讓人吃它,它會吃點帶小毒的東西,讓自己也帶點毒性。所以野生的野禽,身上基本都有點毒。
我們中國人炒菜,先要用蔥姜蒜碼味。像炒肉絲,肯定得放一點這些東西,一方面可以解肉里的毒,一方面可以散里面的邪氣。就這么好用。天天能吃的東西最養生,既是食物又是藥。
姜真的是好東西。《傷寒論》里的名方,一共113個,大多數方子里面都含有姜。
其中有一個名方叫“桂枝湯”,主要治療感冒、發燒。古代治療的方子一點不麻煩。很多東西都是大道至簡。現在老百姓去藥店,大夫給人開個小方子還不干,非得說你給我加點補藥吧。
“桂枝湯”這個方子生姜、大棗都是家里自備的,藥的話就三味:桂枝、芍藥、甘草。感冒初期用“桂枝湯”一兩副就好了,總共也就花三兩塊錢。
現在這個社會,地溝油啊、三聚氰胺啊,食物整個兒出問題了,食是老百姓的天,老百姓的天都快塌了,談養生已沒有多大的意義。所以,老百姓一定要學會自救,高高興興的活著,好好吃,好好睡,不舒服了給自己下點小湯藥喝一喝,人生就特神仙。比如感冒啦喝點“桂枝湯”。那要預防感冒的話,每天早上喝點姜茶就好啦。
為什么人容易感冒?
只要是感冒的人,他心里一定有事,中國有一句古話:“人無內急不感外寒”,就是你心里一旦有個急事,氣血嘩的一下就回到里面來了,都來供應心臟這個急了,體表馬上就虛,正好這時寒氣侵人你的體表,就容易感冒了。
要把表寒散掉,怎么辦呢?用“生姜蔥白湯”就能解決。大蔥前面最白的部分也是一劑良藥,生姜蔥白煮水,小孩以及不敢吃藥的孕婦都可以用這個方子。如果覺得味道沖就加人些紅糖。熱的時候,喝下,上床蓋上被子,捂出汗就好了。生姜是暖胃的,能將心里的急解掉,蔥主肺,能解肺部的寒氣,紅糖則可以去郁氣。不用吃什么藥,也不用打什么抗生素,這個就管用。
如果有人出現了脾胃式感冒、腸胃性感冒,感冒伴隨腹瀉,還是用這個方子,只需要換一味藥,把生姜換成干姜,就可以了。生姜與干姜最大的區別是:生姜主體表,干姜主里。只要是身體里面的問題最好用干姜,如果是體表的問題最好用生姜。
如果是風熱感冒,可以用“生姜薄荷水”。
腹瀉止不住的話,可以把生姜炒成末裝在一個袋子里,趁熱的時候捂住肚子。有人問:“我用熱水袋行不行?”熱水袋也管用但是趕不上生姜。生姜是藥,通竄力更強,熱水袋只是個熱的東西,談不上通竄力。尤其是那種環臍痛,肚臍周圍硬硬的,會更管用。或者用艾條,熏灸一下也很好。
再說說止嘔。
生姜溫熱,有點辛,在傳統意義里面它主散,所以它能夠開胃、止嘔。傳統中醫里面稱生姜為止嘔圣藥。如果你要是想吐的話,含兩片生姜就好啦。如果是因為生病嘔吐,在某種意義上是人一種自保。這是人體的正常排異反應,不需要治,吐了也就舒服了。如果老是嘔吐,干嘔或者吐涎沫,頭特別疼,往往是那些身體特虛的人,因為身體虛亂吃了好多藥,落下瘩病。
可以用中醫里特別有名的一道方子,就是《傷寒論》里提到的“吳茱萸湯”。就四味藥:吳茱英、人參、生姜、大棗吳茱萸湯”。就四味藥:吳茱英、人參、生姜、大棗。其中三味是生。其中三味是生活里常見的。俗話說:好夫妻不過生姜和大棗。生姜和大棗是一對絕配,因為大棗是補脾的,生姜是暖胃的,兩個配在一起對人體非常好。如果你的脾胃非常寒的話,可以把大棗放在火上燒一下。
如果你時常有干嘔、吐唾沫、頭痛癥狀,而你又不懂中醫,不大敢用中藥,那你就把人生、生姜、大棗煮一煮,一定會比你吃別的藥管用。加上吳茱萸,效果就更好了,因為吳茱英的暖胃功效更強烈。
很多入知道生姜治療斑禿。
脫發的人,拿塊生姜擦擦頭皮就能生發。其實,這個認識不見得全對。你要知道為什么斑禿?斑禿是因為肺上的焦慮,就是憂傷肺,肺主皮毛,所以就出現了斑禿。怎么解肺部的焦慮呢?用干姜。干姜是最解肺部之憂的,用生姜擦頭皮,不如拿干姜配藥喝更有效。
生姜還有一個作用特別好,就是利水。
身上有水腫,可以用生姜治療。過去人們經常用姜皮治療瀝水,也是基于這個原理。
姜興散,在中國飲食文化里,當吃海鮮這些寒涼東西的時候,一定要用姜。
四樣東西可以散海鮮的寒,一個是姜汁,一個是燙過的白酒,一個是芥末,一個是大麥茶。小孩吃螃蟹,一定要讓他沽姜汁,同時讓他喝點大麥茶。
古人還認為,姜汁可以治療突然的昏厥死亡,這在古代是有記載的。現在人一昏厥馬上送醫院了,而古代沒有醫院只有土郎中,只能用土方法。
土方法是什么?就是姜汁和童便。將姜打成汁和上童便,給暈厥的人灌上,就醒啦。這個土方法簡直絕妙,姜汁興散,很多人暈厥是因為痰多擁堵在心,叫“痰迷心竅”,啪一下昏死過去,用姜汁一開痰,就好了大半。再加上童便,將從身體里出來的東西喝下去,就形成了一種內循環,這個內循環非常重要,正好可以把它臃腫在身體里的邪火一下子帶下去。過去,古人用童便可以治療很多的疾病。古人給童尿起了一個很好聽的名叫:回籠湯。其實就是重建一個內循環,這可是能夠治療大病的。
生姜的好處都講了,再說一下生姜不好的地方。
生姜多食久食都不好。中國文化有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就是中庸。中庸是什么?是君子。所謂君子就是做任何事情都有分寸,有度就叫君子。什么事情都得有個度,好的東西也別沒完沒了的吃。
生姜的話,除非是個病人,健康的人一天一兩片就行了,很多人不懂這個度。比如,用姜煮黃酒,姜放多的話,會在身體里形成內熱,很有可能得痔瘡和眼病。所以說,姜吃多了對身體是有壞處的,因為它太散氣,會把人吃虛了。
接下來,我想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干姜。
干姜一般指的是母姜,即生長于根部的姜。干姜,是母姜經曬干、烘、烤處理后的姜。母姜跟長在上部的姜,氣性是完全不同的。大家記住:生長于植物上部的都是主生發的,生長于植物根部的都是主收斂的。根部有一個特性是往下走,而人體的氣也是往下走。
干姜分兩種,一種是生干姜,是把生姜晾干后做成的,它的氣是走而不守,有散性,另一種是炮干姜,就是經過炮制的于姜,它具有守氣的特性。姜碳化以后,止血的功效特別的好。在過去,婦女大出血、便血很厲害的話,都會用到炮姜,非常的管用。
只要是干姜,它必然是人肺經的。目前,排在現代疾病第一位的是肺癌。肺癌一般人會認為是與抽煙、空氣污染有關。而我卻認為,肺癌最根本的致病原因,與個人的性格過度要求完美、過度要強、過度憂思有關。
凡是得肺病的人,他通常都是具有完美型人格的人,做事特別要強,特別容易焦慮,而且還有一點就是,特別會裝。什么是裝呢?你去肝癌病房看看,病人一般脾氣都比較暴躁,他們老在吵架,他們就是因為這個得的病,因為肝主怒。你去肺癌病房看看,病人一般都假模假事,文質彬彬,特客氣。得肺病的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心高氣傲、骨子里瞧不起別人。所以說,虛偽也是有可能讓人得癌癥的。
山東是儒家之鄉,文化底范非常深厚。不見得只有《黃帝內經》在講養生,孔子、孟子這些儒家圣人也在講養生,他們的養生之道就是教育你如何做一個人,如何做一個真實的人。如果你做的是虛偽的人,你一定會得病。當行為與內心不符,疾病也會趁虛而入。
肺病就是這么一個問題。我發現,當下中國是全民性焦慮,找不著活焦慮,掙不著錢也焦慮,有錢人如何花錢也焦慮。焦慮很可怕,是疾病的根源所在。
肺主皮毛,肺部得了大病,是肺癌、肺結核,得了輕癥,就是皮膚病。現在皮膚病的人越來越多,什么神經性皮炎、銀屑病、白化病。怎么辦呢?用干姜。生姜是人胃經的,干姜是入肺經的,它外可以解決皮膚問題內可以解決焦慮問題。獲得干姜也很容易,一般藥店都有賣。
干姜還有“助心陽”的功效。
中國古代治療心臟病的一個著名方子“四逆湯”中就重用了干姜。干姜還有一個好處是發主經之寒氣,就是把所有經脈的寒氣都散掉。所以治療各類風濕痛,干姜也是一味好藥。如果生活中你有風濕痛,不妨用干姜經常煮水,效果會非常顯著的。
干姜煮蔥白,是一個非常有名的方子,叫“白通湯”。這個湯可以治療風寒、流涕、腹瀉等很多的病。中醫十分注重干姜和蔥白的搭配使用,中國古人認為干姜有通氣的效果,但是通脈的效果不如蔥白。同時,蔥是解上焦的,干姜是解中焦的,干姜配蔥白恰好可以把兩者的特點結合起來。
“萬能姜”的常見藥方
桂枝湯
【主治】外感風寒
【材桿】桂枝(去皮)、芍藥、生姜、大棗(切)、甘草
【用法】桂枝、芍藥、生姜、大棗各9克,甘草6克,以水二合五勺,煎成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溫服。服后,啜熱稀粥一茶杯,以助藥力,溫服一時許,以遍身微似有汗者佳。
生姜薄荷水
【主治】風寒感胃引起的嗓子疼
【材料】生姜、薄荷葉
【用法】把生姜切碎放進杯子里,倒入開水泡5分鐘。將姜渣過濾后即可飲用。同理也可把薄荷葉切碎、用開水沖泡飲用,調入蜂蜜味道更佳。
吳茱萸湯
【主治】溫中補虛,降逆止嘔
【材料】吳茱萸9克、人參9克、生姜18克、大棗4枚
【用法】取水一升,將吳茱萸、人參、生姜、大棗放水中煮取400毫升,去
滓,溫服100毫升,日服三次。
曲黎敏教授提醒,夏天吃姜應注意的問題:
1.不要去皮。吃姜削皮不能發揮姜的整體功效。
2.凡屬陰虛火旺、目赤內熱者,或患有肺炎、肺膿腫、肺結核、胃潰瘍、糖尿病者,都不宜長期食用生姜。(小編注:對于學習過原始點的朋友便知,此立論有偏頗。原始點很多以上癥狀的成功案例都是離不開姜湯作為內熱源的。)
3.生姜不能用于暑熱感冒或風熱感冒患者,也不能用于治療中暑。(小編注:類似言論長期誤導了民眾。任何感冒和中暑都可用姜湯補充熱能,加上原始點按揉和溫敷。很快就能解決癥狀。)
4.不要吃爛了的生姜。
5.姜性辛溫,屬熱性食物,夏天不宜多吃。可以在做菜或做湯的時候放幾片生姜即可。(小編注:任何食品,都需考慮個體吸收消化和承受能力。過猶不急。)
(小編注:此文對于原始點學員而言,請以手冊及張醫師的論述為標準。請參考姜園往期:原始點姜的應用)
首先澄清兩個觀念問題。
其一,有說“留姜皮則涼,去姜皮則熱”,認為姜皮、姜肉寒熱性不同。這是不對的,因為其味辛辣,故性亦溫熱。
其二,有說“早吃姜勝參湯,晚吃姜賽砒霜”,這也是謬見。無論何時喝姜湯,出現不適,是因為有體傷,應先按推相應原始點,當體傷獲得處理后,姜湯就隨時都可以喝了。
-原始點 張釗漢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