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醫師最近研發推介的姜湯灌腸奇招,極大的拓展了內外熱源的應用范圍,進一步豐富了內外熱源的內容,對各種病患尤其是危重患者身體的改善顯現出顯著的效果。彰顯了張醫師的大愛仁心普濟心懷。很多老師從心出發,親歷身驗,再為患者服務,均獲得意想不到的滿意效果。
近日走訪多位親歷老師,對他們的實踐活動進行總結,在此與各位老師進行交流,以期達到互相借鑒,互相交流,共同提高,更好地為患者服務之目的。
一是器具可以到醫藥品商店選購。
二是施作前做好被施作者的思想工作,解除思想負擔,做好配合。
三是姜湯選用。第一遍可用熬的第三次的姜湯,減少刺激,第二遍灌可用熬的二次加三次的姜湯,笫三遍用第二次加頭遍的姜湯,這樣可以減少刺激慢慢適應,節約姜湯,提高利用率。!
四是溫度控制在38至41庋度之間,不宜太熱太涼,這樣舒服些。
五是用姜量可以選15、20、25……克,從小量試起,逐步增加,慢慢適應。
六是滴入速度慢慢滴入,把好開關,隨時調整滴入速度。
七是體位,側臥、跪姿均可,體力差的側臥比較好,導管頭可擦油,這樣便于插入,插入時可讓患者張大口,這樣缸門肌可松馳一些,邊操作邊詢問。
八是到滴入一定量時(200,300、400……毫升)拔出導管,身體改為仰躺,以減少腹壓,再用指頭彈打下腹部,并用掌心在下腹部做反時針輕揉,這樣可以使灌入的姜湯在體內均勻到達直腸各部位以利吸收并增加舒適感,延長姜湯在體內駐留時間,讓使用者獲得更多熱能。
張醫師經常告誡我們,法無定法,我想操作灌腸也是應遵循:以人為本,以病為師的最高原則。姜湯的濃度、溫度、滴注速度、注入量、導管進入姿態、角度等方面一定因人而宜。
以上如有不妥請老師們指正。
濰坊原始點
孫占閣201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