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部
位置:如圖中紅線所示,在臀部上,左右對稱呈V字形。從外側的髂骨上沿向內、微向下探壓,碰觸到有骨頭隆起, 即以此骨旁為上端點;下端點位于尾骨旁。此兩端點的連線路徑即為臀部原始點位置。以肘按推時,會感覺手肘內側貼在骨旁。
涵蓋范圍:從臀橫紋及腹股溝以下至踝關節下沿,如圖中淡橘色區域所示。
◎膝蓋上方特殊點:主要涵蓋膝髕骨,亦有助于膝關節。有兩處,分別起于膝關節上方骨邊、沿距大腿前面正中線旁開四橫指處的內側肌與三橫指處的外側肌上行,各約半指長。
踝部
位置:如圖中紅線所示,分內踝、外踝兩處,前者為主,后者為輔。原始點在內、外踝骨下緣骨縫處,各呈開口向上的半圓形。內踝還可沿脛骨內側緣向上延伸約一食指長。
涵蓋范圍:足背內、外側(約以足背中線為界)及足底中、后段(以通過內、外踝尖的垂直截面為界,后段即足跟部),如圖中粉紅色區域所示。
再進一步細分,如各以內、外踝尖正下方的原始點為界,將內外踝原始點分為前后兩段,則:
●內踝后段主管足跟部,外踝后段輔之。(圖1)
●內踝前段主管足底中段及足背內側。(圖2)
●外踝前段主管足背外側并輔助足底中段。(圖3)